超精密加工機床結構設計的基本思路-偉名石墨
在設計新型機床和加工設備時,有必要對其使用、工作特性、加工條件、加工精度、加工效率和維護進行研究,并對其功能、特點和精度進行深入探討和總結。 此外,還要對結構設計、構件技術、材料特性和控制技術等方面進行綜合研究。
在設計超精密機床時,首先要注意的是:
1.為了實現亞微米加工的精度,必須首先滿足超精密加工機床的工作條件和工作環境的要求。
2.在一個特定的工作環境中使用,用于機床的設計和操作是有利的,不了解這一點,就不能合理設計,超精密機床。
3.在超精密加工環境,最需要關注的是溫度,振動和污染的問題。該條件不被滿足,不能獲得所需的工作特性。
目前,對于超精密機床的設計還沒有一套成熟的設計方法,這往往是基于經驗和使用的機床設計。
參考國外一些數據,將超精密機床的結構設計總結如下,以非球面機床為例..
超精密加工機床結構設計的基本思路
(1) 在結構上盡量降低剛度:一般來說,亞微米級的超精密加工機床需要高剛度結構的支撐。如果沒有相應的高支承剛度,就不能有高的運動精度。因此,對精度和剛度的要求是一致的,不能分開考慮。
(2)結構必須簡單: 為了獲得高剛度的結構,結構必須盡可能簡單。 結構越復雜,零件越多,彈性變形和熱對力傳遞的影響越復雜,運動誤差越大。 因此,高精度、結構簡單、傳動距離短、縮短軸頸是合理的結構。
(3)床的特點:為了提高機器本身的剛度,獲得較高的平面度,便于分析溫度變化引起的復雜熱位移,床身形狀應簡單,質量高,自振頻率姚迪。機床裝配時,床導向器是精度基準,因此必須具有與測量平面相同的平面度和形狀精度。此外,為了避免加工中產生的振動的影響,其質量應大,振動衰減特性應良好。因此,床的材料主要為天然花崗巖和鑄鐵。此外,為了防止地面振動,機器必須使用氣墊支撐。
(4)定位機構: 在非球面加工機床上,形狀精度受工件和刀具件相對位置關系所支配。因此,定位精度是很重要的,而且超精密加工機床的定位方式應采用閉環控制方式,進給的分辨力必須是10納米或更高。
(5)自動化:對于具有多面鏡和高精度非球面加工機的機床,首先考慮的是精度,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,效率較低。因此,不需要對工件進行自動化的夾緊和拆卸..
一般認為,加工精度越高,加工效率越低,但為了加工條件的穩定性和溫度控制及防污染,加工現場最好不要留人。 因此,加工系統的機理應該簡單,各個零件的自動化程度不能太大地提高效率,而是要保持較高的加工精度。